走入这个位于成都北部的年轻新兴城市,存倉你会发现,在这里,宜居宜业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每周发班的“蓉欧快铁”联系着成都与欧洲,保持充满活力的商贸往来;这里有承接成都“北改”工程的多家知名建材城╱商品交易园区;这里有天然的绿色屏障龙泉山植被,有绿意盎然的凤凰湖度假区,有集多功能的生态绿廊……这里就是成德绵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域,承启成都北部产业发展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特色产业物流为支撑 商贸大繁荣说到青白江,不得不提的就是“两站两园区一区”——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大弯货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以及交通枢纽及现代物流功能区新增区域。它们组合形成了成都市、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铁路物流版图上最重要的“焦点”,这就是日渐成熟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依托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的机遇,现代物流商贸已成了青白江区今后最大的增长点:亚洲规模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投入运营,成都铁路口岸已对外开放,成都海关和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开展通关业务,实现了本地报关、异地放行。目前该区已吸引了中国铁物、远成物流、东方物流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前来投资,今后将与正在建设的成都货运大道一道构筑起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海铁联运、通达全球的内陆港。届时,整个西部的人流、货物流都将在青白江聚集,成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让人惊喜的远不止于此。今年4月,国内到达欧洲最快的铁路货运班列——成都到波兰罗兹的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正式开通,从位于青白江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成都的货物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仅需12天便可到达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奥莱霍夫站,并可在1至3天内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比目前货运班列节省8—10天,比海运节约1个月以上,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8至1/4。“这不仅是一趟货运专列,这将是改变全球物流和产业链版图的历史性时刻!”业内人士评价。借助现代物流业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青白江区现代商贸服务业也乘势而上:该区物流商贸集中发展区已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市场商圈”,吸引了万贯五金机电城、大港陶瓷建材城、大商集团等一大批高端商贸项目落户于此,预计到2016年将实现物流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商贸业营业收入80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北部新城商贸中心,为成都北部城市形态现代化、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型工业瞄准高端 转型升级自建区以来,青白江就以“工业”傲然于西部。全区范围内集中了攀成钢、巨石、台玻、王牌等在行业领先的规模企业200余家,是成都市冶金、新型建材和机械产业发展重要地。在发展的同时,青白江也积极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按照建设“两型”社会要求,该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被中国科学院专家评价为“青白江为全国众多老工业区提供了一个成功转型升级,迈向生态现代新型工业区的典范。”青白江围绕主导产业不断拉长拉粗产业链,正在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集聚效应也已凸显。西南地区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已具雏形;西部地区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速形成;新材料基地加快建设……截止目前,已有23家世界500强企业,30余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进驻青白江。 同时,青白江着力引导企业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积极搭建企业信息服务网站、政企OA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一站式”公共信息平台,有效畅通政企与市场各环节的信息渠道。在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中积极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试点,促进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助推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预计到2016年,青白江区将聚集规模以上企业300家以上、亿元企业100家以上,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交通便利建设成都北部新城 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依托物流商贸业的快速发展,青白江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已然成形,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呈现在大家面前——国道G108线(大件路)、成绵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省道唐巴公路、货运大道贯穿全境,并通过通达四方的区域干线公路紧密连接。以成都枢纽北环铁路为纽带,宝成、成渝、达成及达成客运专线和正在修建的成兰五条出川干线铁路和多条物流专用铁路在此有机衔接。按照城市免费干道标准打造的成青快速通道已提前5年建成通车,现在从成都中心城区无论从哪条路进入青白江,都可在30分钟内到达,真正实现了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除了骨干道路, “家门口”的“毛细血管”的道路建设也日益成熟。截止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达744.393公里,以国道省道为干线、区道公路为骨架、乡村公路为脉络、公路与铁路有效衔接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格局日趋完善。产业配套完善软硬设施配套 健全产业发展服务业体系走进青白江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很多企业都惊叹于这里完善的管理和服务。成都物流园区信息平台与省市大通关信息平台、园区内保税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各中心站之间建立统一的印I电子交换平台,共享货物运输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政务服务中心办事高效——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收费、一律限时服务、一律接受监督。此外还有专业的投资服务集装箱园区运营、物流设备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这是青白江区对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及工作高要求的一个缩影。依托内陆无水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引进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配送、快递等下游业务,拓展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会计、法律、咨询、会展、服务业外包等周边配套服务业,完善区域服务业体系。而工业园区内交通道路、供电供气、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舒适儲存也备受企业和创业者的青睐。比如,近日青白江就对入驻该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园区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将免收80%的办公场地租金,期限两年,还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和贷款贴息。大学生想在青白江区创业,只需要带着设备就可搬进装修好的办公室。“只要是最近5年毕业的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物流商贸、文化创意之类的创意项目都可以申请,申请时只需提交项目计划书,通过项目评审,通过之后便可以入驻。”这个位于该区工业区盛华企业园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内尤为注重市政建设、公共事业配套完善。据悉,该创业园还将对签约入驻企业项目实行“管家式”贴身服务,为其搭建合作平台,尽力协调解决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其配备“一对一”法律导师,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教育的保障。青白江区按照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要求,新建了外国语小学、实验小学,改造升级了大弯小学,以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了周边区县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北大附中和国家重点中学大弯中学以优良的教学质量在历年高考中屡获佳绩。区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引进享誉世界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促进职业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了学习和就业之间无缝对接,职教水平快速提升和学校、企业“双赢”目的。今年,青白江区有一件喜事将记入医疗卫生事业的里程碑。按照“政事分开、长效监管”的新型医疗监管模式,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深度合作,由市第三人民医院对青白江人民医院进行管理。同时,将基层医疗机构质量监管工作委托给区医学会负责。此举将大大提升医疗机构的行政和业务管理水平,为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有力促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质的飞跃。政务服务出台三次产业扶持政策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推动经济科学发展,就必须创造一个利于市场主体成长的宽松环境,政务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机关办事效率、工作效能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地方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青白江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三次产业扶持政策,从多个方面鼓励企业在该区投资发展,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助推企业升级改造:对符合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且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且当年竣工达产的,将按项目固定资产投入的1%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补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对已获得上级支持的技术改造项目,按该项目获得上级支持资金的2%再给予企业最高10万元配套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且年技术研发费用占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的企业等,其中对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且年技术研发费用占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的企业,按其当年实际研发投入的3%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支持;对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企业20万元支持;对区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方面,该区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的企业,按其获得上级支持资金的20%分别再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配套支持。为解决企业资金的后顾之忧,该区还支持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对当年已获得当年市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的企业,且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重点产业中与龙头企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纳入成都市“单打冠军”培育计划的企业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且当年增幅达30%以上的成长型工业企业,按其当年获得市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补助额度的20%再给予企业最高30万元配套支持。为鼓励发展总部经济,该区对国际行业排名前10名或国内行业排名前5名的点子商务企业和全球服务外包50强及国内服务外包10强企业,在区域内设立全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正式运营一年以上,一次性分别给予企业经营班子奖励100万元、50万元。生态田园环境优美 宜人宜居在推动产业倍增、经济跨越的同时,青白江区尤其注重生态本底的保护,因为现在青白江优美的生态环境得来更为不易,是通过十余年的生态环境改造的成果。天蓝水碧,绿荫成片,如今的青白江区,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通过近几年的华丽嬗变,一个鸟语花香的绿色生态新城呈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青白江始终将生态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一个个关于生态建设的“大手笔”接踵而来。通过水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业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环保建设,该区通过新增城市绿地、对原有绿地进行改造升级,在工业厂区和生活区之间建成1200余亩的生态隔离带,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1700余亩的市级森林公园,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93平方米,居成都市第一。一系列殊荣见证了市民的感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的青白江区已彻底摘掉了老工业区的“污染”帽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林秀、人和的新青白江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生态的改善带来的是整个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近年来,该区已在城区环城路北段建成了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开放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同时带动了上规模的草业种植区与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龙泉山脉青白江段水源工程建设,已建成人工湖13座,并还将规划建设人工湖10座,并开展龙泉山脉植被恢复工程,新增造林3万亩;建成了西南地区在城市中心最大的,集有氧健身、生态隔离、园艺展示、环境教育、休闲游玩、救灾避险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廊……樱花旅游文化、杏花桃花观赏、杏果采摘、菊花展览、冬草莓采摘、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各种以生态、产业为依托的休闲旅游赛事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大家幸福的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田野芬芳,享受现代城市的品质生活。陈泳/文 图片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self storage
- Sep 26 Thu 2013 12:36
投资发展快车道 宜业宜居青白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