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物資料】金心異,迷你倉價錢本名張紅橋,《21世紀經濟報道》編委,因獨立政經評論員身份為網友所熟知。他長期關注珠三角問題,有關其對區域經濟和社會治理的觀察頻頻見諸報端,網絡論壇、微博等新媒體平台也常常成為其向地方領導“拍磚”、為地方發展獻計的麥克風,被稱為“網絡三劍客”之一。金心異認為,東莞的政府沒必要把精力、財力花費在那些徒勞無功的自我定位上,最重要的是為生活在東莞的每一個人,無論新莞人還是老莞人,為他們實現個人理想抱負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無地可用折射“東莞模式”弊端從過去5年的實踐軌跡來看,東莞可以說什麼都想要,但卻處處制約于土地等核心資源要素的缺乏和整合利用。南方日報:最近一兩年,東莞都在開展“三重”建設,希望一改以往滿天星星、不見月亮的產業格局。如何看待東莞這一戰略轉變?金心異:東莞正在尋求通過引進大企業、大項目進行轉型,這並不一定是東莞的出路。首先,是否擁有大型企業並不是評判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健康與否的核心指標。在國內外,有不少城市依靠中小企業就能發展得很好。其次,在引進重大項目方面,全國各地現在都在搶大項目,與國內很多城市相比,東莞在搶大項目方面並無多少優勢可言;退一步來講,即便東莞搶到了一些重大項目,也不見得能夠憑借重大項目扭轉乾坤,此前成功引進大項目的天津、唐山等城市已是活生生的例子。重大項目能夠給產業帶來多大的影響,關鍵還要看它與這個地方的產業體系有多大的關聯性。要回答前面的問題,首先就要回答“東莞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產業政策”這個問題。從過去5年的實踐軌跡來看,東莞既是高調搭建多個科研平台,提出發展創新型經濟,又是成行成市地發展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說什麼都想要,但卻處處制約于土地等核心資源要素的缺乏和整合利用。南方日報:在“三重”項目引進過程中,不少鎮街均面臨無連片土地可用的難題。金心異:�多鎮街無地可用的背後實質隱藏的是東莞長期以來所形成的人的組成架構這一深層次問題,能否解決好這一問題才是考驗東莞後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得益于地處珠三角、毗鄰港深穗的天然地理優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港台加工貿易輕工業為代表的大批外資進駐東莞,使得東莞這座農業小縣迅速膨脹發展為“世界工廠”。與江浙、蘇南等地從小作坊起步,逐漸走向工業化的過程不同的是,東莞依靠的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招商引資發展起來的,各個地方基本上都是以村為單位發展集體經濟,並形成一個個小利益共同體,幾乎每個村都建起自己的工業區。於是,短短二三十年間,東莞各鎮村很快把土地瓜分得七七八八,也實現了財富的快速積累。但東莞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這些財富給一個個小利益共同體瓜分,而不是用于提升城市競爭力。南方日報:造成這一現實的根源是什麼?金心異:根源在於東莞建立在小農土地制度上的諸侯經濟。從東莞的地理版圖上不難看出,東莞是一個多中心的均衡格局,這種諸侯經濟可能導致整個政府治理水平于低水平處徘徊,造成市管不了鎮,鎮管不了村,城市治理處於各占山頭的叢林狀態。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行政管理體系方面,各鎮手中有獨立的財權,市一級政府對鎮村的制約有限,難以組織起高效的政府服務和完善的社會管理運行機制。在社會建設體系方面,一個個小利益共同體組成的東莞並不是如西方公民社會的狀態,而更像一個山頭林立的江湖體系。在這個體系裡面,每個小利益共同體的內部是專制的,但由於有著共同的利益紐帶連接在一起,內部基本上處於相對固化的狀態。在經濟發展體系方面,東莞各路諸侯不是依靠發展工業作坊等內生力量強大起來的,而是依靠先天政策、區位與土地等資源尋租發展起來。但是時至今日,當初為吸引港台輕工業而建立起來的大批廠房已不適應眼下引進裝備製造等重工業的需求。東莞服務業或難有大作為在東莞周邊,已存在香港、深圳、廣州這3個亞洲級的服務中心,並形成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南方日報:對於正處於爬坡越坎期的迷你倉庫莞而言,如何在後續發展中延續昔日的輝煌?金心異:自從金融海嘯席卷全球以來,東莞出現大規模的產業外遷、人才流失、用地緊張等不良信號,盡管東莞官方一直不承認當地正在面臨經濟衰退的可能,但就我觀察,東莞經濟持續衰退的趨勢至今依舊在延續,而東莞方面在巨大變遷面前也還沒找到止住經濟頹勢的方法。從工業來講,東莞沒有本土工業化的經驗,如果繼續重點發展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就要將原有的輕工業為主轉向以新興產業為主,但這種轉型的成本太高,不經濟。從生產性服務業來講,東莞確實有很多可供服務的企業,且政府方面也提出要大力發展樓宇經濟,但不要忘記,在東莞的周邊已存在香港、深圳、廣州這3個亞洲級的服務中心,並形成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夾在其中的東莞或難有大作為。生活性服務業原本是東莞可以努力的方向,這一領域也是東莞民間自身努力發展起來基礎最好的,休閒行業的興旺帶動了包括酒店、飲食、旅遊等其他產業的共同發展,以飲食業為例,此前東莞就走出過包括像真功夫、名典咖啡等知名飲食品牌。可惜的是,東莞主動放棄這一發展機會,最終自斷財路。南方日報:最近,東莞整合全市空置廠房資源並統一對外招商,正準備通過三舊改造等途徑破解廠房不適應轉型發展需求的難題。金心異:這一戰略變化說明東莞的部分主要領導已經意識到城市發展的瓶頸。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東莞現在最核心的是要完全釋放出土地等核心資源的活力,讓其可以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規律,實現市場化、資本化的配置整合。一直以來,東莞的土地制度都是建立在小農主義之上,存在目光短淺、狹隘的通病,往往糾纏于內部小共同體的利益分配機制。即便是在土地資源嚴重緊缺的今天,各路諸侯依舊不願意主動參與土地資源的整合。從這一層面來講,要盤活土地等市場核心要素的活力,東莞必須先打破諸侯林立的格局。從這些年的實踐看,東莞已在松山湖等數個園區作出小範圍努力,但松山湖發展10多年來,依舊沒有如當年設想般成為東莞鬆散經濟結構的強支撐。另一方面,東莞正在大力推進水鄉地區經濟一體化,希望借助區域經濟的合力發展,最終使得區域行政體制撤並調整成為水到渠成的事。遺憾的是,這一戰略意味著東莞面臨著城市更新的新命題,需要通過三舊改造等途徑去拆掉原有的廠房,這會抬高投資成本。而資本的本質是逐利性,與河源、汕尾等後發地區具備的連片廉價土地等資源相比,水鄉地區在招引優質大企業、大項目上並無太多優勢可言。給每個人實現理想提供更好機會政府沒必要把精力、財力花費在那些徒勞無功的自我定位上。最重要的是,為生活在東莞的每一個人實現個人理想抱負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南方日報:談到城市標簽。東莞一直致力于花重金塑造城市形象,為此還聘請了一個專家智囊團,今年初還在國內高鐵站點投放一部城市形象片。如何看待東莞在改善城市形象上的努力?金心異:城市形象是人們對一個城市逐漸形成的觀感,需要時間和空間長期積累,且一旦城市形象在人的腦海中形成,就難以短時間內發生重大改變,絕不是花點錢做一個城市形象片就能改變。現在有領導希望給城市作形象定位,然後就砸大價錢去大力宣傳這一定位。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往往是徒勞無功。一座城市的形象會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每一個個體。在他們眼中,並沒有對城市形象有很宏大的設想,有的只是自己小小的理想抱負——賺錢養家、改善生活條件、升職加薪……正是這一個個看似渺小的目標一點一點堆積成一座城市所應呈現給世人的形象。就像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湧到這座濱海小城,其中沒有幾個是為改革開放作貢獻而來的,更多人是奔著開拓眼界、積累財富、提升自我等個人目標而來,並在隨後30多年的演進過程中形成今日深圳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所以,東莞的政府沒必要把精力、財力花費在那些徒勞無功的自我定位上,最重要的是為生活在東莞的每一個人,無論新莞人還是老莞人,為他們實現個人理想抱負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儲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 的頭像
    miniddy

    miniddy的部落格

    minid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